|
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◆ 旅遊行程
|
越南的風土民情
社會生活習慣: 越南民族傳統節日與中國相同,主要有春節、清明、端午、 中秋、重陽等,其中春節為最盛大的節日。 越南民風淳樸,人民文明禮貌。見面時習慣打招呼問好, 或點頭致意,或行握手禮,或按法式禮節相互擁抱,多以兄弟姐妹相稱。 主要語言為越南語(官方語言、通用語言、主要民族語言均為越南語)。 |
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風 土 民 情
越南受漢文化影響頗深,多信奉佛教。佛教自東漢末年傳入越南,十世紀後,佛教被尊為國教。目前全國佛教徒約2000萬人。此外,天主教傳入越南已有400多年,目前有信徒約300多萬,南方居多。越南人供奉祖先,普遍迷信城隍、財神。一般百姓家裡都設有供桌、香案,逢年過節在家中進行祭拜。服飾穿著簡單,正式場合男士著西裝,女士著民族式“長衫”(類似旗袍)和長褲。飲食習慣與我國廣東、廣西和雲南一些民族相似。吃飯用筷子,喜吃清淡、冷酸辣食物。越南人忌諱三人合影,不能用一根火柴或打火機連續給三個人點煙,認為不吉利。不願讓人摸頭頂,席地而坐時不能把腳對著人。
水 上 木 偶 戲
自越南李朝時期( Ly dynasty,西元 1010∼1225 年)即開始出現的藝術表演, 源自於湖泊、池塘遍布的紅河三角洲一帶, 由於水上木偶戲是以水面為舞台,在鄉間地區, 那些天然湖泊和池塘,就是最佳的免費表演場所。 自水上木偶戲創始以來,逐漸從越北地區傳至全國, 更在18世紀達到全盛時期,並且以多樣化的劇目吸引觀眾,風靡全越。 據說,在越南的李朝時期,水上木偶戲是一種向皇帝祝壽的藝術禮儀, 一般的人民不可能有機會觀賞到如此獨特的表演。 過去,並沒有所謂專業的水上木偶劇團, 因此,這項技藝都是靠代代相傳的家授方式流傳下來, 而今,這些老一輩擁有此項技藝的人,都成了越南各地水上木偶劇團的最佳導師。 目前,在越南的河西山( Ha Tay Son)省的師傅廟(Thay Pagoda) 內的龍池湖(Long Tri Lake)上, 還保留著一座古色古香,近乎完整的水上木偶戲表演台, 湖邊並設有觀眾席,這是古早典型的戲台,不像現在的戲台都搭在人工水池上。 水上木偶劇將木偶與水奇妙地結合在一起, 劇情多以越南人的生活百態及民間故事為主, 一場完整的越南版水上木偶戲表演,大約需2小時, 節目內容真實刻畫出越南人民的生活歷史,像一些民俗活動如舞獅、仙女舞蹈、鳳凰舞,以及還劍湖金龜索劍的越南神話故事…等," 粉"有看頭的哦。
傳 統 服 飾
越南的竹笠,是用草和竹子編成,質輕、透氣、防曬及防雨,非常適宜低緯多雨的氣候,它最大的特徵,是它的圓錐狀的造型。據說,越南的斗笠是為了配合從前農民們的長 也是世界有名的越南鞋。原來在革命之父胡志明領導越南對法作戰時,許多軍民,拿從法軍奪來車輛的輪胎作成涼鞋,既耐用又方便,又不用錢購買,幾乎人腳一雙,於是稱為「胡志明鞋」,現在經濟開放了,則改為用皮或合成皮製作,成為一般人民的外出涼鞋,但一些年 輕人還是喜歡穿皮製的拖鞋出街。
拋 繡 球
通常拋繡球舉辦的地點是在一片寬廣平坦的草坪上,中間豎立一支高竹竿,上面掛著一個半徑50公分的竹圈,上面扎著青、紅紙條,以及一面五色旗幟,象徵春節盛會的靈魂,參加拋繡球的女子分為兩組站在廣場兩端,每邊輪流拋一次,直到任何一方把繡球拋過頂上的竹圈者為勝方,而參觀拋繡球比賽的人普遍以男孩子較多。 女孩子們也利用拋繡球來預測自己的前程。幸運拋中的人,便會歡欣地等待與迎接新的一年帶來的好運,拋繡球活動通常會進行數天,這也是少年少女們尋覓知己好友的機會。
翱 翔 歌 舞 & 香 山 盛 會
黑 婆 山 - 春 節 廟 會
天后聖母廟會
越 南 節 慶
|
您的旅遊服務中心
帝寶假期旅行社股份有限公司 甲種旅行業編號:交觀甲7620號 品保:北2072號
服務電話 : (02)2517- 3898 服務傳真:(02)2502-5119 客服信箱:[email protected]
匯款帳號:57-1-02-00-0015900 銀行代碼:011 戶名:帝寶假期旅行社股份有限公司
台北市中山區 (104) 建國北路一段156 號3樓 經營項目:甲種旅行社登記經營之相關業務
Copyright © 2013 Sinosoft Taiwan Inc. All Rights Reserved. 華微資訊科技版權所有